常伯
拼音: | cháng bó |
注音: | ㄔㄤˊ ㄅㄛˊ |
常伯的意思
词语解释:
周官名。君主左右管理民事的大臣。以从诸伯中选拔,故名。《书.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蔡沈集传:"有牧民之长曰常伯。"后因以称皇帝的近臣,如侍中﹑散骑常侍等。
引证解释:
⒈ 周官名。君主左右管理民事的大臣。以从诸伯中选拔,故名。
引《书·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缀衣、虎賁。”
蔡沉集传:“有牧民之长曰常伯。”
后因以称皇帝的近臣,如侍中、散骑常侍等。 《汉书·谷永传》:“戴金貂之饰、执常伯之职者,皆使学先王之道,知君臣之义。”
颜师古注:“常伯,侍中也。”
晋潘岳《藉田赋》:“常伯陪乘,太僕秉轡。”
网络解释:
常伯
字义分解
- 拼音cháng
- 注音ㄔㄤˊ
- 笔划11
- 繁体常
- 五笔IPKH
- 五行金
(1)(形)一般;普通;平常:~识|~态。
(2)(形)不变的;经常:~数|冬夏~青。
(3)(副)时常;常常:~来|~往。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