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养
拼音:jiù yǎng
注音:ㄐ一ㄡˋ 一ㄤˇ

就养的意思

词语解释:

侍奉父母。
指侍奉祖父母。
接受奉养。

引证解释:

⒈ 侍奉父母。

《礼记·檀弓上》:“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
孙希旦集解:“就养者,近就而奉养之也。”
唐杨炯《昭武校尉曹通神道碑》:“就养之方,兼申爱敬;慎终之道,不忘哀戚。”

⒉ 指侍奉祖父母。

宋王安石《上相府书》:“某少失先人,今大母春秋高,宜就养於家之日久矣。”

⒊ 接受奉养。

宋苏轼《刘夫人墓志铭》:“夫人既老,二子涓澥,更守寿春。已而涓守襄阳,澥復按本道刑狱,夫人皆就养焉。”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太夫人晋江黄氏就养官斋,棖触旧事。”

国语词典:

侍奉。

网络解释:

就养

  • 就养,汉语词汇。
  • 拼音:jiù yǎng,
  • 指(1).侍奉父母。(2).指侍奉祖父母。(3).接受奉养。
  • 字义分解

    • 拼音jiù
    • 注音ㄐㄧㄡ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YIDN
    • 五行

    [ jiù ]

    1. 凑近,靠近:避难就易。就着灯看书。

    2. 到,从事,开始进入:就位。就业。就寝。就任。就绪。就医。高就。

    3. 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就近。就便。就事论事。

    • 拼音yǎng
    • 注音ㄧㄤ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DYJ
    • 五行

    (1)(动)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扶~|赡~|~活。

    (2)(动)饲养或培植(动物、花草):~猪。

    (3)(动)生育:~了一个儿子。

    (4)(动)抚养的(非亲生的):~父|~子。

    (5)(动)培养:~成习惯。

    (6)(动)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病|保~|休~|疗~|营~|~精蓄锐。

    (7)(动)养护:~路。

    (8)(动)(毛发)留长;蓄起不剪。

    (9)(动)扶植;扶助:以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