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之空言
拼音:tuō zhī kōng yán
注音:ㄊㄨㄛ ㄓ ㄎㄨㄥ 一ㄢˊ
词性: 成语

托之空言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国语词典:

空有言论而不能见诸行事。

网络解释:

托之空言

  • 托之空言是一个成语,读音是tuō zhī kōng yán,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 托之空言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对于理学,他并不关注其学理层面,而是强调“道学者必在身体力行,见诸实事,非徒托之空言”。
    • 2、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 3、托之空言,不如见之实行,学习道德模范,贵在知行统一,重在身体力行。
    • 4、他指出,在传统的中国哲学家中,没有形成"为知识而求知识"的传统,也不重视著书立说,甚至以为"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
    • 5、而惜乎宗国之不用宣圣,徒令吾夫子,自壮游以至垂暮,独善其身,托之空言,而未施之行事,以兼济天下也。
    • 6、“他国劝阻,亦徒托之空言,应预筹战守之计。

    字义分解

    • 拼音tuō
    • 注音ㄊㄨㄛ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TAN
    • 五行

    (1)(动)寄托

    (2)(动)手掌或其他东西向上承受(物体):~起|~盘。

    (3)(名)(托儿)托子;类似托子的东西:花~。

    (4)陪衬:烘~|衬~。

    (5)(动)委托;寄托:拜~|恳~。

    (6)(动)推托。

    (7)(动)依赖。

    (8)(名)压强单位;一托等于一毫米汞柱的压强;一大气压为760托。旧作乇(tuō)。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kōng,kòng
    • 注音ㄎㄨㄥ,ㄎㄨㄥˋ,ㄎㄨㄥ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WAF

    kōng

    1.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

    2.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

    3. 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军。空气。空投。空运。

    kòng

    1. 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空出一间房来。

    2. 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额。空房。空缺。

    3. 亏欠:亏空。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YYY
    • 五行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