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律
拼音:zào lǜ
注音:ㄗㄠˋ ㄌㄩˋ

造律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制订律令。 2.审订音律。

引证解释:

⒈ 制订律令。

汉扬雄《解嘲》:“圣汉权制,而萧何造律,宜也。”
《宋史·苏轼传》:“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於司农,是擅造律也。”

⒉ 审订音律。

《新唐书·礼乐志十一》:“始求声音者以律,而造律者以黍。自一黍之广,积而为分、寸;一黍之多,积而为龠、合;一黍之重,积而为銖、两。此造律之本也。”

网络解释:

造律

  • 造律,读音为zào lǜ,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制订律令。
  • 字义分解

    • 拼音zào
    • 注音ㄗㄠ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FKP

    (1)(动)做;制作:创~|建~|~纸。

    (2)(动)假编;捏造:~谣。

    (3)(名)指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两~|甲~。

    (4)(量)〈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早~|一年三~。

    (5)(动)前往;到:~访|登峰~极。

    (6)(动)成就:~诣|深~。

    (7)(动)培养:可~之才。

    • 拼音
    • 注音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vfh
    • 五行

    (1)(名)法律;规则:定~|规~|纪~。

    (2)(名)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3)(名)旧诗的一种体裁:五~|七~。

    (4)(动)〈书〉约束:~己甚严。

    (5)(Lǜ)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