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来
拼音: | tè lái |
注音: | ㄊㄜˋ ㄌㄞˊ |
特来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特地前来。 2.犹特别。
引证解释:
⒈ 特地前来。
引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小生特来拜望母亲,就问这亲事。”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蒙夫人相待好意,不敢相侵,特来告别。”
⒉ 犹特别。参见“特别”。
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却怎睃趁着你头上放毫光,打扮的特来晃。”
王季思校注:“晃,美俊也……犹今云打扮得特别漂亮也。”
国语词典:
特地过来。
网络解释:
特来
- 1、正说话间,又有司礼太监来报,说是负责日讲的翰林学士到了五龙亭,不知皇上摆骂何处讲读,特来请旨。
- 2、一日正在街上察访民情,忽然一个算命的凑上前来,“大哥,贫道见你额头有黑线,眼中有瘴气,恐怕不日即有大难,特来指点迷津,不知可否信我?”。
- 3、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治伤。关羽问华佗怎样治法。
- 4、玄德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 5、整个过程就跟用捕蝇纸抓苍蝇一样,完全无任何不忍直视的血腥和危险存在,不过对于缇比特来说,肯定就不是那么的舒服了。
- 6、我乃西伯侯姬昌!久慕先生之名,斋戒沐浴特来相请。
字义分解
- 拼音tè
- 注音ㄊㄜˋ
- 笔划10
- 繁体特
- 五笔TRFF
- 五行火
(1)(副)特殊;超出一般:~等|~效。
(2)(副)特地:~意|~邀。
(3)(名)指特务:敌~|防~。
(4)(副)〈书〉只;但:不~此地也。
- 拼音lái
- 注音ㄌㄞˊ
- 笔划7
- 繁体來
- 五笔GOI
- 五行火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9.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3. 姓。
与特来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