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àng yuán |
注音: | ㄕㄤˋ ㄩㄢˊ |
上元的意思
词语解释:
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
古代历法名称之一。
指帝王。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名,即“上元夫人”。
旧以六十年为一甲子,讲阴阳五行的人以三个甲子共一百八十年为一周,称其中的第一个甲子为“上元”。
指上天、太空。
引证解释:
⒈ 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
引《旧唐书·中宗纪》:“﹝景龙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
《水浒传》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登高》:“岁上元夜,寺僧燃灯遶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
⒉ 古代历法名称之一。
引《史记·天官书》:“其纪上元。”
司马贞索隐:“上元是古历之名。”
《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积分,上求数千万岁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星皆会于子,谓之上元,以为历始。”
⒊ 旧以六十年为一甲子,讲阴阳五行的人以三个甲子共一百八十年为一周,称其中的第一个甲子为“上元”。
⒋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名,即“上元夫人”。
引唐王勃《七夕赋》:“上元锦书传宝字, 王母琼箱荐金约。”
唐李白《古风》之四三:“西海宴王母,北宫邀上元。”
⒌ 指上天、太空。
引唐《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诗:“抗殿疏元首,高高接上元。”
⒍ 指帝王。
引明张居正《寿严少师三十韵》:“握斗调元化,持衡佐上元。”
国语词典:
元宵节的别称。参见「元宵节」条。
网络解释:
上元 (汉语词汇)
- 1、上元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 2、有些人正在酝酿,有些人正在密谋,有些人正在蠢蠢欲动,正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所以我只提前行动,抢先向你……送上元旦祝福!祝元旦快乐!
- 3、矿区出露中下泥盆统三河口群和中上元古界碧口群。
- 4、我喃喃问:“你认识李白?”,“喝过几次酒,比过几次剑。”,“杜甫呢?”,“因为容颜不老,我不能在一地久居,不得不四处飘泊,上元二年,曾在蜀中浣花溪畔见过子美。”。
- 5、华北北部中、上元古海相地层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积岩地区之一。
- 6、新年过后又上元,离家郎君几日还,今夕玉盘银光满,渴望围炉品汤圆。元夜明镜照人间,邻家笛笙未曾眠,敢问明月向我诉,天地情人可团圆。祝快乐元宵节!
字义分解
- 拼音shàng,shǎng
- 注音ㄕㄤˋ,ㄕㄤˇ
- 笔划3
- 繁体上
- 五笔HHGG
- 五行金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shǎng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