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眼
拼音:zéi yǎn
注音:ㄗㄟˊ 一ㄢˇ
词性: 名词

贼眼的意思

词语解释:

贼眼zéiyǎn

(1) 神情邪祟不正的眼睛

furtive glance

引证解释:

⒈ 神情不正派的眼睛、眼神。亦用以称坏人的眼睛。

《水浒传》第四五回:“光溜溜一双贼眼,只睃趁施主娇娘。”
清潘锺瑞《苏台麋鹿记》卷上:“贼眼祗识金银,其实并金银不识。”
杨朔《雪花飘在满洲》:“日本人抬起两只菱角形的贼眼,从上到下打量着他。”

国语词典:

闪烁而显露不正的目光。

如:「看见他那双贼眼,就想起上次捣蛋的事。」

网络解释:

贼眼 (汉语词汇)

  • 贼眼是指神情不正派的眼睛、眼神。亦用以称坏人的眼睛。
    • 1、那个人十分可疑,瞪着贼眼左顾右盼的。
    • 2、方青依然没有接话,言多必失,静心聆听贼眼萧生出声。
    • 3、只有郭嘉,嘿嘿一笑,打马快走几步,与刘渊并行,又回过头看看后面诸人没有跟上来,这才贼眉贼眼悄声道“主公,到广平又要绑架谁?”。
    • 4、可秦桧狗贼眼见疆土沦丧,兀自沉迷不悟,一心只想与金人议和,图保半壁江山,反来戕害岳元帅这等抗金名将。 
    • 5、谁知萝卜头贼心不死,淫心不绝,一双邪恶的贼眼时时盯住五妹不放,搞得她大为反感,生来气。
    • 6、他长得又矮又胖,正如另一个老头子所说的那样,他贼眉贼眼的,看上去像个小偷。

    字义分解

    • 拼音zéi
    • 注音ㄗㄟ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MADT
    • 五行

    (1)(名)偷东西的人。

    (2)(名)做大坏事的人(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

    (3)(形)邪的;不正派的。

    (4)(形)狡滑:老鼠真~。

    (5)(动)〈书〉伤害:戕~。

    (6)(副)〈方〉多用于不满意或不正常的地方:~凉|~冷|~热。

    • 拼音yǎn
    • 注音ㄧㄢ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HVEY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

    (2)(名)(~儿)小洞;窟窿:泉~|炮~|拿针扎一个~儿。

    (3)(名)(~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儿。

    (4)(名)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者黑子中间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手不能下成活棋。

    (5)(名)戏曲中的拍子:一板一~。

    (6)(量)用于井;窑洞:一~井|一~旧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