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蒿
拼音: | lóu hāo |
注音: | ㄌㄡˊ ㄏㄠ |
蒌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水中,嫩芽叶可食。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水中,嫩芽叶可食。
引《尔雅·释草》“购、蔏蔞” 晋郭璞注:“蔏蔞,蔞蒿也。”
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诗之一:“蔞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元乔吉《满庭芳·渔父词》曲:“蔞蒿香脆芦芽嫩,烂煮河豚。”
国语词典:
植物名。菊科艾属,多年生草本。多生于水滨,茎高四五尺,叶互生,羽状深裂,花淡黄色,茎可食,叶子可以做艾的代用品。
网络解释:
蒌蒿
- 1、蒌蒿遍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2、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3、这书院破砖残瓦遍地蒌蒿,虽然破残不堪,然而因为曾经住着有志青年林一龙,而蓬筚生辉。
- 4、菜花吐黄,小草新绿,又是一个蒌蒿满地芦芽短、红肥绿瘦雨绵绵的春!云岫山还是那样隽永秀美,溪水也潺潺如昔奔腾的欢,润泽呵护着如处子般静美的尚云村。
- 5、曹姑洲呀曹姑洲,十年倒有九年沤,心想搬到山头住,舍不得蒌蒿马兰头。
- 6、月色笼罩在水面上,湖边的满地蒌蒿在晚风中飘动,琳喜欢这样的意境。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