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珠子
拼音: | hàn zhū zi |
注音: | ㄏㄢˋ ㄓㄨ ㄗˇ |
词性: | 名词 |
汗珠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汗珠子,是汉语词语,拼音是hàn zhū zi,意思是积成圆滴状的汗液。
国语词典:
积成圆滴状的汗液。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汗珠子
- 1、费圆通的脸色变了,汗珠子滚滚而下,他感觉到情况要糟。
- 2、马明亮摘下帽子,刚要抹去头发上的汗珠子,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他走到屏幕上发现了端倪,他让技术人员重放一次屏幕上播放的视频。
- 3、然后抬起肉嘟嘟的右臂,擦干额头上的汗珠子,才又接着说道最后一个,则是排在一百八十六的魔兽‘疾风剑齿虎’,风属性。
- 4、瞧他红扑扑的脸上,也到处挂着汗珠子。
- 5、林一天慌慌张张地对着林一凡说道,连脸上的汗珠子都没有时间擦去。
- 6、展熊带着人去点名去了,这边皇帝身后的忻城伯赵之龙满头满脸的汗珠子滚滚而下,已经快要到了崩溃的边缘。
字义分解
- 拼音hàn,hán
- 注音ㄏㄢˋ,ㄏㄢˊ
- 笔划6
- 繁体汗
- 五笔IFH
- 五行水
hàn
1. 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汗水。汗流浃背。
2. 出汗,使出汗:汗颜(因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汗马功劳。汗牛充栋。
hán1. 〔可(kè)汗〕见“可2”。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汗珠子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