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足
拼音:dùn zú
注音:ㄉㄨㄣˋ ㄗㄨˊ

顿足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以脚跺地。多形容情绪激昂或极其悲伤﹑着急。

引证解释:

⒈ 以脚跺地。多形容情绪激昂或极其悲伤、着急。

《韩非子·初见秦》:“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鑪炭,断死於前者,皆是也。”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女握手哽咽,顿足不能出声。”
刘半农《扬鞭集·学徒苦》:“呱呱儿啼,主妇震怒,拍案顿足,辱及学徒父母!”

国语词典:

以足跺地。

网络解释:

顿足

  • 顿足,汉语词汇,
  • 拼音:dùn zú
  • 释义:指以脚跺地。多形容情绪激昂或极其悲伤、着急。
    • 1、老人们又甩手又顿足,锻炼四肢的灵活性。
    • 2、他不听任何人的劝告,直到犯了法,进了监狱,才捶胸顿足地号哭,但悔之晚矣。
    • 3、对于女儿的惨死,她悲痛得捶胸顿足,令人心酸。
    • 4、一听到小英不来参加春游了,气得我们几个搓手顿足,不知说什么了。
    • 5、在监狱里,他几次捶胸顿足,放声大哭,表示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 6、失子之痛,不得不让她捶胸顿足的大哭一番。

    字义分解

    • 拼音dùn,dú
    • 注音ㄉㄨㄣ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BNM
    • 五行

    dùn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

    [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

    • 拼音
    • 注音ㄗ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HU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