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优
拼音: | yī yōu |
注音: | 一 一ㄡ |
词性: | 拟声词 |
伊优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伊优亚”的省语。后用以讥讽逢迎谄媚的人,谓其说话无定见,迎合人意而言。
象声词。
引证解释:
⒈ “伊优亚”的省语。后用以讥讽逢迎谄媚的人,谓其说话无定见,迎合人意而言。参见“伊优亚”。
引《后汉书·文苑传·赵壹》:“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
李贤注:“伊优,屈曲佞媚之貌……佞媚者见亲,故昇堂。”
清唐孙华《王鹤尹挽诗》之二:“堂前不坐伊优客,户外频来问字人。”
⒉ 象声词。
引宋姜夔《越九歌·蔡孝子》:“雨鸣荷兮风入苇,若伊优兮泣未已。”
清姚鼐《王少林读书图》诗:“破窗鐙暗风颼颼,拥褐无伴声伊优。”
国语词典:
逢迎谄媚的样子。
网络解释:
伊优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6
- 繁体伊
- 五笔WVTT
- 五行土
1. 彼,他,她:伊说。伊人(那个人,多指女性)。
2. 文言助词:下车伊始。伊谁之力?伊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