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八节
拼音:sì shí bā jié
注音:ㄙˋ ㄕˊ ㄅㄚ ㄐ一ㄝˊ
词性: 成语

四时八节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四时八节sìshí-bājié

(1) 指春、夏、秋、冬四季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

four seasons and eight solar terms

引证解释:

⒈ 四时指春、夏、秋、冬;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唐杜甫《狂歌行赠四兄》:“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唐白居易《策林·立制度》:“故作四时八节,所以时寒燠、节风雨,不使之过差为沴也。”

国语词典: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四时八节泛指一年四季各节气。

网络解释:

四时八节

  • 四时八节,读音sì shí bā jié ,汉语成语,泛指一年中的各个节气。出自《周髀算经》。
    • 1、松郁郁,四时八节常青;石磷磷,万载千年不改。
    • 2、四时八节分昼夜,九宫八卦接天罡。
    • 3、九齿钉耙的耙身装点了天地六耀,加上银河五星,按照四时八节排列。
    • 4、五四青年节到了,送你“五个四”:四季发财运连,四通八达保平安,四时八节生活美,四面八方财广进,四方云游乐逍遥。祝快快乐乐、幸幸福福。
    • 5、岭头松郁郁,四时八节常青;崖下石磷磷,万载千年不改。
    • 6、四时八节的,自该给陛下进奉贡品。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ㄙ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HNG
    • 五行

    (1)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

    (2)数目:~个|~位。

    (3)姓。

    (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Y
    • 五行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

    • 拼音
    • 注音ㄅㄚ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WTY
    • 五行

    (1)数目字:~成|~股|~卦。

    (2)不定数;表示多:~面玲珑。

    • 拼音jié,jiē
    • 注音ㄐㄧㄝˊ,ㄐㄧㄝ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BJ
    • 五行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jiē

    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