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陔
拼音: | lán gāi |
注音: | ㄌㄢˊ ㄍㄞ |
兰陔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比喻孝子养亲之意。
引证解释:
⒈ 后以“兰陔”为孝养父母之典。
引《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晋束晳承此旨而作《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
唐刘禹锡《和州送钱侍御自宣州幕拜官便于华州觐省》诗:“兰陔行可採,莲府犹回瞪。”
宋陆游《贺皇太后笺》:“圣子问安,方极兰陔之养。”
清朱彝尊《送周赞善清原视学浙江》诗之二:“兰陔花暖日初晴,莱衣潘舆次第迎。”
国语词典:
比喻孝子养亲之意。
网络解释:
兰陔
"兰陔"为孝养父母之典。《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辞。字义分解
- 拼音lán
- 注音ㄌㄢˊ
- 笔划5
- 繁体蘭
- 五笔UFF
- 五行木
(1)(名)兰花。
(2)(名)兰草。
(3)(名)古书上指木兰:~浆。
(4)(名)(L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