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以令诸侯
拼音: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
注音:ㄒ一ㄝˊ ㄊ一ㄢ ㄗˇ 一ˇ ㄌ一ㄥˋ ㄓㄨ ㄏㄡˊ
词性: 成语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挟制天子,并用其名义号令诸侯。

比喻借用名义,强迫令人服从。

引证解释:

⒈ 挟制天子,并用其名义号令诸侯。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夏五月, 刘表遣兵救绣,以絶军后” 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田丰使绍早袭许,若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
晋陆机《辩亡论上》:“旋皇舆於夷庚,反帝座乎紫闥,挟天子以令诸侯,清天步而归旧物。”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必从,然谓之尊君则不可。”
鲁迅《华盖集续编·谈皇帝》:“其实利用了他的名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和我那老仆妇的意思和方法都相同。”
亦省作“挟令”。 《隋书·李德林传》:“公与诸将,并是国家贵臣,未相伏驭,今以挟令之威,使得之耳。”

⒉ 比喻借用名义,强迫令人服从。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论诗以李杜为準,挟天子以令诸侯也。”

国语词典:

挟制皇帝,以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重权势者的名义发号施令。

网络解释:

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语成语)

  • 挟天子以令诸侯;挟,挟持、裹挟,本义:绑架天子号令天下诸侯。
  • 拼音: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
  • 挟辅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近反义词

    • 1、杨林提到曹操,酒客们立即兴奋起来,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已破袁绍、除袁术,统一北方,天下英雄,无人与之匹敌,正是江东的酒肆中被谈论最多之人。
    • 2、可以说这天下是皇帝的,皇帝就是这邱苏的,现在的邱苏可以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 3、不,那样太无聊了,我只想当个首相,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感觉,实在不能再棒,你不这样认为么? ()
    • 4、我算是什么一国之君,大权旁落,牝鸡司晨,宦官挟天子以令诸侯
    • 5、汉建安元年,军阀曹操拥立汉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掌天下之柄,众诸侯敢怒敢言却不敢动兵。
    • 6、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

    字义分解

    • 拼音xié,jiā
    • 注音ㄒㄧㄝˊ,ㄐㄧㄚ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GUW
    • 五行

    [ xié ]

    1. 用胳膊夹着:挟持。挟山超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

    2. 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要(yāo )挟。挟制。挟势(仗势)。

    3. 心里怀着(怨恨等):挟恨。挟怨。挟嫌。

    • 拼音tiān
    • 注音ㄊㄧㄢ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DI
    • 五行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拼音
    • 注音ㄧ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WY
    • 五行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 拼音líng,lǐng,lìng
    • 注音ㄌㄧㄥˊ,ㄌㄧㄥˇ,ㄌㄧㄥ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WYCU

    • 拼音zhū
    • 注音ㄓㄨ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FTJ
    • 五行

    (1)(形)众;许多:~公|~侯|~ 君|~位|~子百家。

    (2)姓。

    (助)〈书〉“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实施(=之于)|公~社会(=之于)|有~?(=之乎)

    • 拼音hóu,hòu
    • 注音ㄏㄡˊ,ㄏㄡ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NTD
    • 五行

    hóu

    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侯门。公侯。封侯。诸侯。

    2.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3. 姓。

    hòu

    1. 〔闽侯〕地名,在中国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