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歌
拼音:duì gē
注音:ㄉㄨㄟˋ ㄍㄜ
词性: 动词

对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对歌duìgē

(1) 双方应答轮唱形式,多流行民间,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

sing in antiphonal style

引证解释:

⒈ 用歌唱互相问答。

《诗·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汉郑玄笺:“晤,犹对也。言淑姬贤女,君子宜与对歌相切化也。”
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对歌今仍流行于我国某些地区中。歌舞剧《刘三姐》第五场:“听说今天来和三姐对歌的,是莫家特地从外地请来的秀才!”

国语词典:

双方一问一答的歌唱。

网络解释:

对歌

  • 对歌,又名斗歌、对口白、唱口白、文播台,是乐清民间文化的一束奇葩,其腔调唯配以乐清方言(西乡)才珠联璧合。每逢元宵佳节,人们都要聘请艺人去演唱“对歌”。相传为光绪年间闻福臻所创。另在浙西南一带的畲族山寨,到了节日、喜庆场合人们也会彻夜欢唱,对歌系礼仪活动组成部分。
    • 1、尤其擅长唱山歌,她的山歌闻名遐尔,故远近歌手经常聚集其村,争相与她对歌、学歌。
    • 2、湖心亭阁楼台观,鸳鸯戏水野鸭翔。姑娘小伙对歌唱,潇洒帅气望魂断。小伙亮相英豪爽,相见恨晚难以忘。上前迎面笑对视,一见钟情两相愿。愿你终身幸福美!
    • 3、我可不想只唱一些派对歌曲。
    • 4、当然,那些既懂规矩,歌子唱得又绝的亲家伯,妇女们不但不敢难为,还会以重礼相待,陪伴对歌,从夜幕降临直到旭日东升,连续长夜对歌两晚。
    • 5、春联对歌民安国泰喜字成双花月圆横批国泰民安。
    • 6、游人可欣赏到对歌、射箭、摔跤、爬竿、荡秋千、夫妻互背比赛等传统民俗活动,还有青年男女成双成对进行“山恋”这一独特的恋爱方式。

    字义分解

    • 拼音duì
    • 注音ㄉㄨㄟ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CFY
    • 五行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

    • 拼音
    • 注音ㄍㄜ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SKSW
    • 五行

    (1)(名)歌曲:民~|山~儿|唱一个~儿。

    (2)(动)唱:~者|高~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