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人
拼音:jī rén
注音:ㄐ一 ㄖㄣˊ

鸡人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鸡人'。
周官名。掌供办鸡牲。凡举行大典﹐则报时以警夜。《周礼.春官.鸡人》﹕'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嘂百官。凡国之大宾客﹑会同﹑军旅﹑丧纪﹐亦如之。凡国事为期﹐则告之时。凡祭祀﹐面禳衅﹐共其鸡牲。'孙诒让正义﹕''鸡人'者﹐叶钞《释文》作'鸡人'。阮元云﹕'从佳者小篆﹐从鸟者籀文。''后指宫廷中专管更漏之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鷄人”。 周官名。掌供办鸡牲。凡举行大典,则报时以警夜。

《周礼·春官·鸡人》:“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嘂百官。凡国之大宾客、会同、军旅、丧纪,亦如之。凡国事为期,则告之时。凡祭祀,面禳衅,共其鸡牲。”
孙诒让正义:“‘鸡人’者, 叶钞《释文》作‘鷄人’。 阮元云:‘从佳者小篆,从鸟者籀文。’”
后指宫廷中专管更漏之人。 南朝梁陆倕《新刻漏铭》:“坐朝晏罢,每旦晨兴,属传漏之音,听鸡人之响。”
宋王安石《和祖择之登紫微阁》之一:“宫楼唱罢鷄人远,门闕朝归虎士闲。”
《花月痕》第四八回:“晨光隐约上檐端,絳幘鸡人促晓餐。”

国语词典:

职官名。于天将亮时,作呼声以警醒百官。

网络解释:

鸡人

  • jī rén 鸡人(鸡人)
  • 周 官名。掌供办鸡牲。凡举行大典,则报时以警夜。
    • 1、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 2、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 ()
    • 3、回到新手村,看着熙熙壤壤的猎鸡人群,心里挺有成就感的,心情也略微啦点。
    • 4、鸡声堪唱晓鸡鸣一日首闻鸡人起舞山鸡舞镜。
    • 5、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行来渡寺失题名。驻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劳劳尘世几时醒。纳兰容若。
    • 6、这些惨无人道的野蛮暴行,给宝鸡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和损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ㄧ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CQYG
    • 五行

    (名)家禽;品种很多;嘴短;头部有鲜红肉质的冠。翅短;不能高飞:~蛋|~肉|公~|花~。

    • 拼音rén
    • 注音ㄖㄣ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WWWW
    • 五行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