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迹
拼音:lòu jì
注音:ㄌㄡˋ ㄐ一ˋ

漏迹的意思

词语解释:

遗漏的痕迹。

引证解释:

⒈ 遗漏的痕迹。

三国魏曹植《七启》:“下无漏跡,上无逸飞。”
晋张协《七命》:“内无疏蹊,外无漏跡。”

网络解释:

漏迹

  • 漏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òu jì ,是指遗漏的痕迹。
  • 字义分解

    • 拼音lòu
    • 注音ㄌㄡ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INFY
    • 五行

    (1)(动)东西从孔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

    (2)(动)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锅~了|那间房子~了。

    (3)(名)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尽更深。

    (4)(名)泄漏:走~风声。

    (5)(名)遗漏:挂一~万|这一行~了两个字。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OPI
    • 五行

    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血~。笔~。踪~。

    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陈~。事~。史~。

    3.形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