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柹
拼音:shuāng shì
注音:ㄕㄨㄤ ㄕˋ

霜柹的意思

词语解释:

霜后的柿子。语本南朝梁简文帝《谢东宫赐柿启》﹕"悬霜照采﹐凌冬挺润。"

引证解释:

⒈ 霜后的柿子。

语本南朝梁简文帝《谢东宫赐柿启》:“悬霜照采,凌冬挺润。”
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上:“洪驹父才而傲,每读时辈篇什,大叫云:‘使人齿颊皆甘。’其人喜而问之曰:‘似何物?’ 驹父曰:‘不减树头霜柹。’人每頳面而去。”

网络解释:

霜柹

  • 霜柹
  • 霜后的柿子。
  • 语本 南朝 梁 简文帝 《谢东宫赐柿启》:“悬霜照采,凌冬挺润。”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 洪驹父 才而傲,每读时辈篇什,大叫云:‘使人齿颊皆甘。’其人喜而问之曰:‘似何物?’ 驹父 曰:‘不减树头霜柹。’人每頳面而去。”
  • 字义分解

    • 拼音shuāng
    • 注音ㄕㄨㄤ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FSHF

    (1)(名)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2)(名)像霜的东西:盐~。

    (3)(名)比喻白色:~鬓。

    • 拼音shì,fèi
    • 注音ㄕˋ,ㄈㄟ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TNT

    shì

    1. 古同“柿”。

    fèi

    1. 砍木头掉下来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