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xié hé |
注音: | ㄒ一ㄝˊ ㄏㄜˊ |
词性: | 形容词 |
谐和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谐和
(1) 各组成部分协调地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谐龢”。
⒉ 调和;协调。
引《周礼·地官·调人》:“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
晋郭璞《蜜蜂赋》:“百药须之以谐龢, 扁鹊得之而术良。”
唐崔致远《谢加太尉表》:“臣伏以大司马之威权,百官所仰,上将军之法令,十道皆遵,岂唯整戢五兵,实在谐和七政。”
丁玲《阿毛姑娘》第二章一:“只是那样慢慢的,含着微笑的一步一步,两种皮鞋谐和着响声往山上踱。”
⒊ 和谐;和顺。见“谐和”。
引南朝宋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萧条洲渚际,气色少谐和。”
《旧唐书·方伎传·裴知古》:“金石谐和,当有吉庆之事。”
明钱琦《钱公良测语·治本》:“国之将兴也,百官有司貌若违异,而心则同於尽职;国之将亡也,百官有司貌若谐和,而心则各为竞进。”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九章:“大伙都思量素芳和拴拴不是谐和的夫妻。”
国语词典:
调和而不冲突抵触。《周礼.地官.调人》:「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也作「谐缉」。
网络解释:
谐和
- 1、闹声喧闹声,一般指杂乱无章或不谐和的声音。
- 2、偶尔远离你的作,给自己放松一下;回来的时候,你的判断会变得更准确。要离开一段距离,当你的作变得愈来愈渺小时,你便可看清它的全部,任何不和谐和不合比例之处,也就呼之欲出了。达·芬奇。
- 3、我的爸爸长着乌黑的头发,浓浓的眉毛下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唱闪烁着智慧和机敏的神采,有时还使人感到几分诙谐和幽默。
- 4、像他那样一个天主教的卫士,向她提供的竟然仅限于世俗的处: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但它们终究不是爱情。马尔克斯。
- 5、培养农民社会责任感,移风易俗,作社会新式农民,促进农村的和谐和农业的发展。
- 6、他向她提供竟然仅限于世俗的处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但他们终究不是爱情。马尔克斯。
字义分解
- 拼音xié
- 注音ㄒㄧㄝˊ
- 笔划11
- 繁体諧
- 五笔YXXR
- 五行木
(1)(形)和谐:~音|~调。
(2)(动)(事情)商量好;办妥(多指跟别人打交道的事情):事~之后;就可动身。
(3)(形)诙谐:~戏|亦庄亦~。
- 拼音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和
- 五笔TKG
hé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hè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huó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huò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hú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