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
拼音: | zhōng kuí |
注音: | ㄓㄨㄥ ㄎㄨㄟˊ |
钟馗的意思
词语解释:
钟馗
(1) 中国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旧时民间常挂钟馗的像
英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人物。后世图其形以除邪驱祟。见宋沉括《梦溪补笔谈·杂志》。一说乃“终葵”之讹,附会为人。见清顾炎武《日知录·终葵》。
引唐人题吴道子画锺馗像,略云:明皇梦二鬼,一大一小。小者窃太真紫香囊及明皇玉笛,绕殿而奔;大者捉其小者,擘而啖之。上问何人,对曰:“臣钟馗,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
⒉ 菌名。
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锺馗》:“《尔雅》云:‘钟馗,菌名也。’《考工记》注云:‘终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称。俗画神执一椎击鬼,故亦名钟馗。好事者因作钟馗传,言是未第进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讹矣。”
网络解释:
钟馗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
- 1、在他笔下,鸟无鸟气,猫没猫相,马无蹄,鸡无爪,鱼在空气里游,兔子扮着怪相,猫头鹰有钟馗相,石拙,树古,藤亦缠绵。
- 2、此时正是八月十五的晚上,满街挂满了彩灯,什么嫦娥奔月、八仙过海、麻姑献寿、钟馗捉鬼,各式各样,应有尽有。
- 3、与反腐作品、反腐新闻过不去的,或者是掩过意识的作祟,或者是对反腐的“条件反射”,其实都是“心中有鬼怕钟馗”的表现。
- 4、恶钟馗目露不屑之色,啧啧声不绝于口。
- 5、高国藩考察了唐代的钟馗信仰,他根据初唐至盛唐时王仁煦《切韵》“钟馗,神名”。
- 6、奉天承运,玉皇大帝诏曰:为加强东西鬼界友交流,万圣节之日,西方诸鬼受邀到东土度假,东西鬼族大联欢,天师钟馗放假一天,不得捉鬼,钦此!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ng
- 注音ㄓㄨㄥ
- 笔划9
- 繁体鍾、鐘
- 五笔QKHH
- 五行金
(1)(名)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鼎|~鼓|~楼。
(2)(名)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摆|~表|~点|~声。
(3)(名)指钟点、时间:六点~。
(4)(动)(情感)等集中:~爱|~情。
(5)姓。
(6)(名)同“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