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
拼音: | gān yù |
注音: | ㄍㄢ ㄩˋ |
肝郁的意思
词语解释:
肝气郁结的简称。
引证解释:
⒈ 肝气郁结的简称。中医指一种关于肝脏的疾病,有头晕、目眩、胸闷、胁痛、嗳气、呕吐等症状。
引《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四·逍遥散》集注引赵羽皇曰:“盖肝性急善怒,其气上行则顺,下行则鬱,鬱则火动而诸病生矣……凡此诸证,何莫非肝鬱之象乎?”
曹禺《雷雨》第一幕:“老爷说您犯的是肝郁,今天早上想起从前您吃的老方子,就叫抓一副,给您煎上。”
国语词典:
肝气郁结所引起的病症。有胸闷、脾气暴躁、饮食不振、腹痛等症状。
如:「经常保持心情愉快,可减轻肝郁所引起的不舒服现象。」
网络解释:
肝郁
- 1、中医认为虽然这些病分属于不同的系统,但都可归因为肝郁脾虚、血虚有热,都可以请“加味逍遥丸”来帮助逍遥一下。
- 2、肝郁血瘀症可出现急噪易怒,胸胁胀痛,痛经或经期延后,经血紫暗有块,舌有紫斑,脉弦涩。
- 3、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型多见于非占位变,肝郁火旺、脾不统血型多见于占位变。
- 4、结合中医理论,舌苔薄白、脉弦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肝郁证症状条目。
- 5、完带汤出自清代名医傅青主之手,主要用来治疗脾虚肝郁、湿浊下注所致的白带过多之证。
- 6、结论乳癖汤对肝郁痰瘀互结型乳线增生病有良的治疗作用,疗效优于乳块消片。
字义分解
- 拼音gān
- 注音ㄍㄢ
- 笔划7
- 繁体肝
- 五笔EFH
- 五行木
(名)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人的肝在腹腔内右上部;分为两叶;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动物淀粉;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还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也叫肝脏:~癌|~风|~气|~素|~炎|~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