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
拼音: | kǒng róng |
注音: | ㄎㄨㄥˇ ㄖㄨㄥˊ |
孔融的意思
词语解释:
(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北海相,后任少府,因触犯曹操,降为太中大夫,被杀。善诗文,辞采富丽,有《荐祢衡疏》、《与曹公论盛孝章书》等名篇。明人辑有《孔少府集》。
国语词典:
人名。(西元153~208)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有俊才,为建安七子之一,汉献帝时为北海相,世称孔北海;立学校,表儒术,后拜大中大夫,为曹操所杀。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网络解释:
孔融 (东汉名士、建安七子之一)
- 1、孔融四岁让梨,他从小就懂得谦让。
- 2、《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它讲的是孔融按照长幼顺序分梨,而自己却挑选最小的。
- 3、近日在诸多报刊上看到一篇文章,题为“一份失落的传统文化名单”,其中就有“孔融让梨”。
- 4、六年级学生杨秀夫,一次他的父亲从广州带回几个大芒果,小杨忽然想到“孔融让梨”的故事。
- 5、第十部,北海太守孔融,忠烈犯上,有始无终。
- 6、我们听着“孔融让梨”的故事长大,却来反思该不该把这个故事再讲下去。
字义分解
- 拼音kǒng
- 注音ㄎㄨㄥˇ
- 笔划4
- 繁体孔
- 五笔BNN
- 五行木
(1)(名)洞;窟窿;眼儿:鼻~|毛~|这座石桥有七个~。
(2)〈方〉量词;用于窑洞:一~土窑。
(3)(Kǒnɡ)姓。
与孔融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