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筏
拼音:pí fá
注音:ㄆ一ˊ ㄈㄚˊ

皮筏的意思

词语解释:

皮筏pífá

(1) 用牛羊皮缝制成的筏子

skin raft

引证解释:

⒈ 黄河上游近兰州、西宁一带用羊皮充气的筏子,可以载人或货物。也叫“浑脱”。参见“浑脱”。

国语词典:

一种黄河上游地区的特殊交通工具。由于当地高山峻岭,水流湍急,车船无法行驶,于是便将充气的牛羊皮囊和木架编成筏子,利于河上运货载人,不用时也可放气折叠,非常轻巧,形成青、宁一带特殊的景观。

词语翻译

英语
leather float, inflatable raft
德语
Kajak (S)​

网络解释:

皮筏

  • 羊皮筏子是用羊皮和牛皮两种皮质扎制成的筏子,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2006年,甘肃省文化厅正式确定羊皮筏子为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1、把装备放在充气橡皮筏上他们跳入湖中,就任凭水流把他们冲向对岸。
    • 2、上周六下午,蒲公英俱乐部的近百只皮筏组成了声势浩大的漂流队伍顺流而下,时而穿越于急滩,时而回荡在水潭。
    • 3、接着在岛屿的另一端,也就是我们停靠橡皮筏的地方,曹平静地说:“爱德,看,你后面。”。
    • 4、利用水隐藏,小型皮筏移动配合钩镰枪远距离袭击。
    • 5、你得身着特制的服装,以防橡皮筏倾翻或者沉入水中。
    • 6、由橡皮筏上观看鲸鱼是毕生难忘的经验。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ㄆㄧ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HCI
    • 五行

    (1)(名)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麦~。

    (2)(名)(~子)皮革或毛皮:~包|~箱|~袄。

    (3)(名)(~儿)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儿。

    (4)(名)表面:地~|水~儿。

    (5)(名)(~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粉~儿|豆腐~儿。

    (6)(形)有韧性的:~糖。

    (7)(形)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了;吃起来不香。

    (8)(形)顽皮;调皮。

    (9)(形)由于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名)指橡胶:橡~|筋~。(Pí)姓。

    • 拼音
    • 注音ㄈㄚ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WAR
    • 五行

    (名)用竹、木等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