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泡
拼音:liáo pào
注音:ㄌ一ㄠˊ ㄆㄠˋ

燎泡的意思

词语解释:

皮肤上因火或热水烫伤而起的水泡。

引证解释:

⒈ 皮肤上因火或热水烫伤而起的水泡。

《红楼梦》第二五回:“只见寳玉左边脸上起了一溜燎泡,幸而没伤眼睛。”
孙犁《白洋淀纪事·光荣》:“﹝逃兵﹞正低着头包裹脚上的燎泡。”

国语词典:

因火伤或烫伤而在皮肤上形成的水泡。

词语翻译

英语
blister(caused by burns)​

网络解释:

燎泡

  • 燎泡,由于火伤或烫伤,在皮肤表面形成的水泡。
    • 1、他本就不多的头发已经被烧光,身上的丝绸长袍也被火焰吞噬大半,密密麻麻的燎泡与伤口使其昏迷中也在咬牙切齿的承受着令人发狂的疼痛。
    • 2、他十分嫉妒宝玉,有一天王夫人命他抄《金刚咒》,让宝玉躺著,他便故作失手,将一盏油汪汪的蜡烛,向宝玉脸上推去,使宝玉脸上起了一溜燎泡
    • 3、瞥了一眼对方那满是燎泡的嘴巴,山爷摇摇头,继续查看。
    • 4、刚才我已经听到那观世音向我们暗示了,禅儿腹中已经怀燎泡一个男孩子。
    • 5、惊悸过后四丫终于挪开了手,露出左脸下巴处狰狞的一溜燎泡
    • 6、奈何我十八般武艺轮番上说得嘴角起燎泡,杨欢听得连车都赶不稳了,萧大叔还是老僧入定,以不变应万变。

    字义分解

    • 拼音liáo,liǎo
    • 注音ㄌㄧㄠˊ,ㄌㄧㄠˇ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ODUI
    • 五行

    liáo

    1. 延烧:燎荒。燎原烈火。

    2. 烫:燎泡。

    3. 照明。

    liǎo

    1. 挨近火而烧焦:把头发燎了。

    • 拼音pào,pāo
    • 注音ㄆㄠˋ,ㄆㄠ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QNN
    • 五行

    pào

    1. 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的球状体:泡沫。泡影(a.佛教用“泡”和“影”喻事物的生灭无常;b.现喻落空的事情和希望)。水泡。

    2. 像泡的东西:电灯泡儿。

    3. 用液体浸物品:泡茶。泡菜。泡饭。泡汤(喻事情或愿望落空)。

    4. 故意消磨时间:泡病号。

    pāo

    1. 鼓起而松软的东西:眼泡。豆腐泡儿。

    2. 虚而松软,不坚硬:泡桐。这块木料发泡。

    3. 方言,小湖(多用于地名):泡子。月亮泡(在中国吉林省)。

    4. 同“脬”,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