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闻必录
拼音:yǒu wén bì lù
注音:一ㄡˇ ㄨㄣˊ ㄅ一ˋ ㄌㄨˋ
词性: 成语

有闻必录的意思

词语解释:

把听到的都记下来。

网络解释:

有闻必录

  • 有闻必录是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新闻界流行的一句口头禅。最早出自1883年6月10日上海《申报》的一则黑旗军获胜的新闻。文中写道:“此信不知自何而来,官场中亦多有传述。是真是伪,万里关河无从探悉,亦以符有闻必录之例云尔。”作为一种新闻思想,在70年代的《申报》上已有所表述。它当时的主要含义是:只要是听到有人讲过的事实,报纸就可以报道,至于真伪如何,报馆不负责任。从此,这句口头禅作为报馆回敬外界各种指责的护身符、挡箭牌而流行起来。这句话的另一种次要含义是:报馆所听到的重要新闻都应照样登载,不要以利害关系和其他主观因素决定取舍。这种含义在当时使用极少,一直不占主要地位。有闻必录的说法与中国古代的御史制传统有关,是中西方传播观念融合的一种畸形产物。
  • 有闻必录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小吴做会议记录员非常认真负责,可以说到了有闻必录的地步。
    • 2、小明上课做笔记太认真了,可以说做到了有闻必录
    • 3、三是气氛热烈、活泼,真正做到了代表们畅所欲言、言无不尽,简报有闻必录、及时详尽。
    • 4、虽然有不少网友私信他,但“温州公车违法曝光台”表示自己不是“有闻必录”。
    • 5、“新闻反对有闻必录,但有闻必录却是数字时代的优势,传媒能做的是把一切可能捕捉的新闻和盘托出。
    • 6、新闻职业精神和法治意识,又要求记者谨慎面对未经核实的信息,不能不加核实地“有闻必录”。

    字义分解

    • 拼音yǒu,yòu
    • 注音ㄧㄡˇ,ㄧ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EF
    • 五行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yòu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BD
    • 五行

    (1)(动)听见:~见。

    (2)(名)消息:新~。

    (3)(名)名声:艳~。

    (4)(名)知识;见闻:博学多~。

    (5)(动)用鼻子嗅:味道好~。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TE
    • 五行

    (1)(副)必定;必然:战~胜;攻~克|~经之路。

    (2)(副)必须;一定要:事~躬亲。

    • 拼音
    • 注音ㄌㄨ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VIU
    • 五行

    (1)(动)记载;抄写:记~|登~。

    (2)(动)原指为备用而登记;后转指采取或任用:收~|~用。

    (3)(名)用做记载物的名称:目~|语~|同学~|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