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横
拼音:fēi héng
注音:ㄈㄟ ㄏㄥˊ

非横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不测之祸﹔非常之祸。 2.非礼和横暴的行为。

引证解释:

⒈ 不测之祸;非常之祸。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节操》:“俄覩向者素衣疾趋而至,逡巡抚膺惋叹,若有非横。”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公有出伦之才,为时辈妬忌,罹於非横。”

⒉ 非礼和横暴的行为。

宋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先帝遣使就狱,有所约敕,故狱吏不敢别加非横。”
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上:“大臣恣为非横,而下无由能动,其害亦不细也。”

字义分解

  • 拼音fēi
  • 注音ㄈㄟ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DJDD
  • 五行

(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

(2)(副)不合于:~法。

(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

(4)(副)不是:~卖品。

(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

(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

  • 拼音héng,hèng
  • 注音ㄏㄥˊ,ㄏㄥ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SAMW

héng

1. 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对:横梁。横楣。横额。横幅。横批。横披(长条形横幅字画)。横匾。横标。横空。

2. 左右向的,跟目视方向垂直的,与“竖”、“直”、“纵”相对:横写。横排。横向。横斜。纵横。

3. 地理学上指东西向的:与“纵”相对:横贯东西。

hèng

1. 凶暴,不讲理:蛮横。强横。横暴。横蛮。

2. 意外的,不寻常的:横财。横祸。横事。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