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引
拼音: | xuān yǐn |
注音: | ㄒㄨㄢ 一ㄣˇ |
宣引的意思
词语解释:
皇帝宣召大臣,由内侍引见,称"宣引"。
引证解释:
⒈ 皇帝宣召大臣,由内侍引见,称“宣引”。
引宋周必大《玉堂杂纪》卷中:“﹝必大﹞得旨,赴东华门祗候宣引。日已晡,闻有内宴,小黄门出云:‘恐改日引。’然不敢退。酉后,忽宣入选德殿。”
宋刘克庄《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词:“宣引东华去。似当年, 文皇亲擢, 马周徒步。殿上风霜生白简,下殿扁舟已具。怎不与官家留住。”
《宋史·光宗纪》:“﹝绍熙二年六月﹞癸巳,詔宰臣、执政,自今不时内殿宣引奏事。”
网络解释:
宣引
字义分解
- 拼音xuān
- 注音ㄒㄩㄢ
- 笔划9
- 繁体宣
- 五笔PGJG
- 五行金
(1)(动)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德|~读|~传。
(2)(动)疏导:~泄。
(3)(动)宣召。
(4)(名)指安徽宣城。
(5)(名)指宣纸。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