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
拼音:yǎng niú
注音:一ㄤˇ ㄋ一ㄡˊ

养牛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饲养牛。 2.御厩所养的牛。

引证解释:

⒈ 饲养牛。

《史记·秦本纪》:“周王子穨好牛,臣以养牛干之。”

⒉ 御厩所养的牛。 《汉书·匡衡传》:“因称病乞骸骨……﹝成帝﹞因赐上尊酒、养牛。参见“公牛”。

衡起视事。”
《后汉书·刘隆传》:“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綬,罢,赐养牛,上樽酒十斛,以列侯奉朝请。”

  • 1、养牛人说抽支烟吧,夏志东摸摸没有烟。
  • 2、你也许会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别人养牛不是只看着它们反刍、产奶、在下雨之前卧下就满足了吗?
  • 3、今年他家因为科学养牛成绩突出而被县里评为了科技示范户。
  • 4、新西兰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国。养牛场大都在北岛。养羊场则在多丘陵的南岛。
  • 5、不幸的是,漫游成性的养牛场场主遵循的逻辑不同,而且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变成农业商人。
  • 6、星期三那天,杰克又外出了,他为一个养牛人干了一天活,养牛人给他一罐牛奶作为报酬。

字义分解

  • 拼音yǎng
  • 注音ㄧㄤ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DYJ
  • 五行

(1)(动)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扶~|赡~|~活。

(2)(动)饲养或培植(动物、花草):~猪。

(3)(动)生育:~了一个儿子。

(4)(动)抚养的(非亲生的):~父|~子。

(5)(动)培养:~成习惯。

(6)(动)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病|保~|休~|疗~|营~|~精蓄锐。

(7)(动)养护:~路。

(8)(动)(毛发)留长;蓄起不剪。

(9)(动)扶植;扶助:以工~农。

  • 拼音niú
  • 注音ㄋㄧㄡ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HK
  • 五行

[ niú ]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