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塞
拼音:bào sāi
注音:ㄅㄠˋ ㄙㄞ

报塞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报答;报效。

引证解释:

⒈ 犹报答;报效。

《汉书·谷永传》:“絶命陨首,身膏野草,不足以报塞万分。”
《后汉书·班超传》:“虽欲竭尽其力,以报塞天恩,迫於岁暮,犬马齿索。”
宋苏轼《上皇帝书》:“臣以庸材,备员册府,出守两郡,皆东方要地,私窃以为守法令、治文书、赴期会,不足以报塞万一。”

网络解释:

报塞

  • 报塞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ào sāi,解释为报答,报效。
  • 字义分解

    • 拼音bào
    • 注音ㄅㄠ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BCY
    • 五行

    (1)(动)告诉:~名|~账。

    (2)(动)回答:~友人书|~之以热烈的掌声。

    (3)(动)报答;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恩。

    (4)(动)报复:~仇|~怨。

    (5)(动)报应:现世~。

    (6)(名)报纸:日~|机关~|登~|看~。

    (7)(名)指某些刊物:画~|学~。

    (8)(名)指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喜~|海~|黑板~。

    (9)(名)指电报:发~机|送~员。

    • 拼音sāi,sài,sè
    • 注音ㄙㄞ,ㄙㄞˋ,ㄙㄜ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PFJF
    • 五行

    sāi

    1. 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2.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sài

    1.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1.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