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曲
拼音:xié qǔ
注音:ㄒ一ㄝˊ ㄑㄨˇ

邪曲的意思

词语解释:

邪曲xiéqǔ

(1) 不正

邪曲之公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wry

引证解释:

⒈ 不正直。

《荀子·非相》:“故乡乎邪曲而不迷,观乎杂物而不惑。”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益振》:“论曰:无义而生,不若有义而死;邪曲而得,不若正直而失。”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太祖坐正殿,令洞开诸门直望之,谓左右曰:‘此如我心,小有邪曲,人皆见之。’”

⒉ 指品性不正的人。

清唐甄《潜书·贱奴》:“明示以便进之门,邪曲进,贤正沮矣。”

国语词典:

不正。

  • 1、私行毁坏香主之名声,或对香主作邪曲之言语者,剁其两耳。
  • 2、在龙葵的传授之下,无天今天刚学会炼橙级丹药,所以才有空乐呵呵的唱歪诗邪曲
  • 3、没有虚伪谄媚邪曲之心,和颜悦色,柔软爱语,时时流露关怀问候的慈爱心意。 
  • 4、七杀提纲本是愁,只因驯伏喜无忧;平生正直无邪曲,职位高封万户侯。
  • 5、没有虚伪谄媚邪曲之心,和颜悦色,柔软爱语,时时主动流露关怀问候的慈爱心意。
  • 6、这是要把正直的人举拔在邪曲的人之上,即公正地选才用人。

字义分解

  • 拼音xié,yé
  • 注音ㄒㄧㄝˊ,ㄧㄚˊ,ㄧㄝˊ,ㄧㄩˊ,ㄒㄩ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AHTB

xié

1.  不正当,不正派:邪恶(è)。邪念。邪说。

2.  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

3.  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òng)邪。

4.  妖异怪诞:邪魔。邪术。

5.  古同“斜”。

1.  古同“耶”,疑问词。

  • 拼音qū,qǔ
  • 注音ㄑㄩ,ㄑㄩ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AD
  • 五行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 弯曲的地方:河曲。

4. 偏僻的地方:乡曲。

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6. 姓。

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2. 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