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寡不敌
拼音:zhòng guǎ bù dí

衆寡不敌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人少抵挡不过人多。《三国志·魏志·张范传》:“今欲诛 卓 ,众寡不敌。” 宋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裨将 高永能 曰:‘吾众寡不敌,宜及其未成阵衝击之。’” 元白朴 《梧桐雨》楔子:“不料众寡不敌,遂致丧师。” 清昭槤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绩》:“及战, 浙 军无不一当百,有卒跳 牵 船上, 牵 几被擒,以众寡不敌,死之。”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一:“爬上了城的人因为众寡不敌,都被打下了城来。”

字义分解

  • 拼音zhòng
  • 注音ㄓㄨㄥ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LTI

见“众”。

    • 拼音guǎ
    • 注音ㄍㄨㄚˇ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PDEV
    • 五行

    (1)(形)少;缺少(跟‘众、多’相对):~欢|沉默~言|~不敌众|孤陋~闻。

    (2)(形)淡而无味:清汤~水。

    (3)(形)妇女死了丈夫:守~|~居。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
    • 注音ㄉㄧ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DTY
    • 五行

    (1)(名)敌人。

    (2)(动)抵挡:所向无~。

    (3)(形)相当:势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