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丹
拼音: | shū dān |
注音: | ㄕㄨ ㄉㄢ |
书丹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书丹
(1) 刻碑前用朱笔在碑上书写文字,泛指书写碑志等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刻碑,先用朱笔在石上写所要刻的文字,称“书丹”。后泛指书写碑志。 《后汉书·蔡邕传》:“﹝熹平四年﹞奏求正定《六经》文字。
引灵帝许之, 邕乃自书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学门外。”
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王氏墓志》:“兄安石为誌如此,弟安上书丹。”
《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晁源也便日逐料理出丧的事体,备了一分表礼,三十两书仪,要求胡翰林的墓誌, 陈布政的书丹, 姜副使的篆盖,俱收了礼,应允了。”
国语词典:
用朱笔在碑石上书写,以便镌刻。后世称书写墓铭碑碣为「书丹」。
网络解释:
书丹
- 1、由裴度著文,柳公绰书丹,鲁建镌刻。
- 2、此碑系宋真宗封泰山之后,又加封北岳安天王为安天元圣帝,并下令由翰林学士陈彭年撰文,翰林待诏邢守元书丹并篆额而立的碑石。
- 3、却说洪信确不作丝毫耽搁,准备停当,携擎御书丹诏、金匣皇香,带了数十随从,一行离了东京,取路径投江西而来。
- 4、相传宋太祖御笔亲书丹诏,遣官招之。
- 5、玄教另一弟子陈日新既精诣黄箓斋科,又研究道书丹经。
- 6、对此残阳如血江天浩瀚,欲问归来鸿雁战讯可传,收得焚予故人遥祝魂安,再约清平江山天人共看,合:四方征鼓已歇七魄可安,八千里路云月三途路返,身经百战共老尘沙几番,长歌当哭墨染史册书丹。
字义分解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書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特~。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