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裳
拼音: | zá cháng |
注音: | ㄗㄚˊ ㄔㄤˊ |
杂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下士穿的前黑后黄的下衣。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下士穿的前黑后黄的下衣。
引《仪礼·士冠礼》:“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
郑玄注:“上士玄裳,中士黄裳,下士杂裳。杂裳者,前玄后黄。”
《仪礼·特牲馈食礼》:“唯尸、祝、佐食,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
郑玄注:“周礼,士之齐服有玄端、素端。然则玄裳,上士也;黄裳,中士;杂裳,下士。”
网络解释:
杂裳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