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精
拼音:yě hú jīng
注音:一ㄝˇ ㄏㄨˊ ㄐ一ㄥ

野狐精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虽非正宗,但又十分精灵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指虽非正宗,但又十分精灵的人。

《景德传灯录·慧忠禅师》:“师第三问语亦同前, 三藏良久罔知去处,师叱曰:‘遮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 三藏无对。”
宋《圣求词序》:“世谓少游诗似曲, 子瞻曲似诗,其然乎?至荆公《桂枝香》词, 子瞻称之:‘此老真野狐精也。’诗词各一家,惟荆公备众作,艳体虽乐府柔丽之语,亦必工緻,真一代奇材。”

网络解释:

野狐精

  • 指虽非正宗,但又十分精灵的人。《景德传灯录·慧忠禅师》:“师第三问语亦同前, 三藏良久罔知去处,师叱曰:‘遮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三藏 无对。”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ㄝ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JFCB
    • 五行

    (1)(名)野外:~地|~外。

    (2)(名)界限:视~。

    (3)(名)指不当政的地位:在~|下~。

    (4)(形)不是人所饲养或培植的(动物或植物):~花|~草|~兽。

    (5)(形)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蛮|粗~|撒~。

    (6)(形)不受约束:~性|玩~了。

    • 拼音
    • 注音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TRY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毛皮可做衣物。较常见的草狐和赤狐。通称狐狸。

    (2)(Hú)姓。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OGEG
    • 五行

    (1)(形)经过提炼或挑选的:~盐|~金。

    (2)(名)提炼出来的精华:酒~|鱼肝油~。

    (3)(形)完美;最好:~彩|~益求~。

    (4)(形)细(跟‘粗’相对):~密|~确|~巧。

    (5)(形)机灵心细:~明|~干|这孩子比大人还~。

    (6)(动)精通:博而不~|~于针炙。

    (7)(名)精神;精力:聚~会神|~疲力尽。

    (8)(名)精液;精子:遗~|受~。

    (9)(名)妖精。〈方〉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表示“十分”、“非常”:~瘦|雨把衣服淋得~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