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鹅
拼音:guàn é
注音:ㄍㄨㄢˋ ㄜˊ

鹳鹅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鸛鵞”。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丙戌,与华氏战于赭丘。

郑翩愿为鸛,其御愿为鹅。”
杜预注:“鸛、鹅皆陈名。”
杨伯峻注:“《埤雅·释鸟》:鹅自然有行列。故《聘礼》曰‘出如舒鴈’(鴈即鹅)。古者兵有鸛、鹅之陈也。旧説江淮谓羣鸛旋飞为鸛井,则鸛善旋飞,盘薄霄汉,与鹅之成列正异,故古之陈法或愿为鸛也。”
后遂以“鸛鹅”泛指军阵。 宋沈括《延州谢到任表》:“四府连衡,而鸛鵞成列。”
清裛一《庚子时事杂咏·联军入京》:“心惊君子为猨鹤,眼看雄心尽鸛鹅。”

⒉ 鹳和鹅的飞翔。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

清王士禛《送洪昉思由大梁之武康》诗:“北风吹雪如鸛鹅,急装结束尪驴驮。”

网络解释:

鹳鹅

  • 鹳鹅,.亦作"鹳鹅"。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 字义分解

    • 拼音guàn
    • 注音ㄍㄨㄢˋ
    • 笔划22
    • 繁体
    • 五笔AKKG
    • 五行

    (名)鸟名;羽毛有灰色;白色或黑色;嘴长而直;形状像鹤。住在江、河、湖、沼的旁边;捕食鱼、虾等。常见的有白鹳、黑鹳两种。

      • 拼音é
      • 注音ㄜ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RNG
      • 五行

      (名)禽类;颈长、腿高、尾短、脚大有蹼;前额有肉瘤;能游泳;著名的良种有广东狮头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