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饫
拼音: | yàn yù |
注音: | 一ㄢˋ ㄩˋ |
厌饫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吃饱;吃腻。
满足。
引证解释:
⒈ 吃饱;吃腻。
引汉严忌《哀时命》:“时厌飫而不用兮,且隐伏而远身。”
唐杜甫《丽人行》:“犀筋厌飫久未下,鸞刀缕切空纷纶。”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每食数斤,犹未厌飫。”
明刘元卿《贤奕编·怀古》:“宾客入口无几,堆盘累碟,深杯大瓢,秖以厌飫诸僕从耳。”
《北齐书·魏收传》:“闻诸君子,雅道之士,游遨经术,厌飫文史。”
⒉ 满足。
引清恽敬《<香石诗钞>序》:“即如粤中白沙、甘泉之诗,世所谓不为道学所掩者,而於近今诗人之意已不能厌飫,况其他哉!”
国语词典:
饱食。唐.杜甫〈丽人行〉:「犀נּ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爷说道,前头有的尽你吃,尽你用,又与我一件儿厌饫的东西,敢是苦茶儿。」也作「餍饫」。
网络解释:
厌饫
字义分解
- 拼音yàn
- 注音ㄧㄢˋ
- 笔划6
- 繁体厭
- 五笔DDI
- 五行木
1. 嫌恶,憎恶:厌恶(wù)。讨厌。厌倦。喜新厌旧。不厌其详。学而不厌。
2. 满足:贪得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