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体
拼音: | shī tǐ |
注音: | ㄕ ㄊ一ˇ |
词性: | 名词 |
尸体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尸体
(1) 人或动物死后的躯体
英
引证解释:
⒈ 同“尸体”。
引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贵人虽是先帝所幸,尸体秽污,不宜配至尊。”
人或动物死后的躯体。 巴金《海的梦》:“我找不着那个孩子的尸体。”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五章:“接着小罗跑回来报告,说村外发现了两具朝鲜人民的尸体。”
国语词典:
人或动物死后所留下的躯体。
网络解释:
尸体 (汉语词语)
- 1、阵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敌人的尸体。
- 2、他们埋葬同伴的尸体,擦干身上的血迹,又继续战斗了。
- 3、那次战斗打得很激烈,敌我双方伤亡都很重,最后山上山下都是尸体,用血流成河描述并不过分。
- 4、找女朋友得去动物园甚至要离开地球,想要自杀只会有人劝你不要留下尸体以免污染环境。
- 5、战场上,尸体横七竖八。
- 6、泛舟湖泊人们,只会看到美丽的风光,不会想到湖底的尸体。
字义分解
- 拼音shī
- 注音ㄕ
- 笔划3
- 繁体尸
- 五笔NNGT
- 五行金
(1)(名)尸首;死人的身体。
(2)(名)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3)(名)不做事情;空占职位。
- 拼音tǐ,tī
- 注音ㄊㄧˇ,ㄊㄧ
- 笔划7
- 繁体體
- 五笔WSGG
- 五行火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tī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与尸体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