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承
拼音: | jīng chéng |
注音: | ㄐ一ㄥ ㄔㄥˊ |
经承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继承。 2.清代各部院役吏的总称。有供事﹑儒士﹑经承三类。
引证解释:
⒈ 继承。
引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⒉ 清代各部院役吏的总称。有供事、儒士、经承三类。
引《清会典·吏部九·验封清吏司》:“部院衙门之吏,以役分名:有堂吏、门吏、部吏、书吏、知印、火房、狱典之别,统名曰经承。”
《荡寇志》第九七回:“富吉假传内諭,着经承叙牌稿,差拘戴全之子戴默待,监追凶犯。”
国语词典:
蒙受、接受。
网络解释:
经承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g,jì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經
- 五笔XCAG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jìng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