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制
拼音: | mǐ zhì |
注音: | ㄇ一ˇ ㄓˋ |
词性: | 名词 |
米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米制
(1) 一种计量的十进制,原来完全根据米来制定,容量单位等于一立方分米,质量单位等于一立方厘米的水(在其最大密度时)
英
引证解释:
⒈ 即国际公制。旧名米突制。为法国于十八世纪末所首创。1875年, 法、德、美、俄等十七国在巴黎签订米突公约,公认米制为国际通用的计量制度。我国国务院于1959年6月公布,确定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单位。米制的几个主要单位规定如下:(1)长度主单位为米,代号m,为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内的铂铱合金制成的标准米尺在0°C时两端标线间的距离,约等于通过巴黎的子午线长度的四千万分之一。(2)质量主单位为千克(公斤),代号kg,为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内的铂铱合金制成的标准砝码的质量。(3)容量主单位为升,代号1,为一千克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密度最大(4°C)时的体积。米制的主要优点是:单位的选取有可靠标准;各基本单位间有密切联系;采取十进位制,使用方便。
国语词典:
西元一七九五年法国所采用的度量衡制度。为长度单位,即一米(一公尺)又取一米之一百分之一,于摄氏四度时,其立方体积之纯水重为重量单位,即一克。米制皆用十进位,计算方便。自法国颁布后,我国于民国十八年采用此制。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网络解释:
米制
- 1、电子业正利益于微米和纳米制造技术,将其应用在生物技术传感、光学过滤和灯光控制组件方面。
- 2、走进厂房,恰看到人师傅在玉米制糁机旁熟练地将加的玉米糁装袋,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漫天飞舞的粉尘,操作过程也井然有序。
- 3、煎堆在海南素称“珍袋”。馅料丰富、选用上乘糯米制作果皮,其特点是制作精细、用料考究、皮脆馅香、味道浓烈。
- 4、以大豆磷脂为载体,以葡萄糖液作为分散介质,采用旋转薄膜蒸发法,发展了一种新的马卡纳米制剂制备方法。
- 5、油醪糟用糯米制成醪糟坯,下油锅,加芝麻、桔饼、核桃仁、油酥花生仁、蜜枣、白糖等稍煎,然后放入沸开水中煮沸即成。
- 6、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玉米制种、林木种子和肉牛生产基地县。
字义分解
- 拼音mǐ
- 注音ㄇㄧˇ
- 笔划6
- 繁体米
- 五笔OYTY
- 五行水
1.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米。大米。稻米。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2.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3. 姓。
与米制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