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齿目
拼音:niè chǐ mù
注音:ㄋ一ㄝˋ ㄔˇ ㄇㄨˋ

啮齿目的意思

词语解释:

哺乳动物的一目。门齿发达,无齿根,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无犬齿。繁殖力很强,吃植物或杂食。如松鼠﹑田鼠﹑家鼠﹑竹鼠等。

引证解释:

⒈ 哺乳动物的一目。门齿发达,无齿根,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无犬齿。繁殖力很强,吃植物或杂食。如松鼠、田鼠、家鼠、竹鼠等。

网络解释:

啮齿目

  • 啮齿目是哺乳纲的一目,上下颌只有1对门齿,喜啮咬较坚硬的物体;啮齿目动物一般比较小,多数在夜间或晨昏活动,许多种类的繁殖能力很强。
  • 啮齿目种数约占哺乳动物的 40%~50%,在脊椎动物进化上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一支,个体数目远远超过其他全部类群数目的总和,几乎遍及南极和少数海岛以外的世界各地。
    • 1、啮齿目动物传播疾病,常被当作害虫对待。
    • 2、当地的动植物群落、微生物和啮齿目动物等影响着移居,却经常被怀着过高期望的人们忽视掉。
    • 3、旅鼠一种体形短小但很健壮的啮齿目动物,尤指旅鼠属动物。它居住在北方地区,以其有时以淹死来结束生命的季节性群体迁徙而闻名。
    • 4、啮齿目动物是长着大门齿的小哺乳动物。
    • 5、为证明这一点,一些近期研究转向一种有非常相似的巢穴结构的啮齿目动物。
    • 6、这块古代粪便物或称粪化石同烧焦的多刺梨种子(一种人类烹制的食物)散落在一起,还混杂着来自鱼、鸟、啮齿目动物的小块骨头。

    字义分解

    • 拼音niè
    • 注音ㄋㄧㄝ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KHWB
    • 五行

    (动)〈书〉(鼠、兔等动物)用牙啃或咬:虫咬鼠~。

    • 拼音chǐ
    • 注音ㄔ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WBJ
    • 五行

    (1)(名)人和高等动物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通称牙或牙齿。

    (2)(名)(~儿)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儿|梳~儿。

    (3)(形)带齿儿的:~轮。

    (4)(名)〈书〉年龄:~德俱尊。

    (5)(动)〈书〉说到;提起:~及(说到;提及)|不足~数。

    • 拼音
    • 注音ㄇㄨ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HHHH
    • 五行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