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丝白马
拼音:qīng sī bái mǎ
注音:ㄑ一ㄥ ㄙ ㄅㄞˊ ㄇㄚˇ
词性: 成语

青丝白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南朝梁普通年间﹐'有童謡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作乱﹐乘白马以青丝为缰﹐兵皆青衣﹐从寿春进军建康。见《梁书.侯景传》﹑《隋书.五行志上》。后因以'青丝白马'指作乱的人。

引证解释:

⒈ 南朝梁普通年间,“有童謡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作乱,乘白马以青丝为缰,兵皆青衣,从寿春进军建康。见《梁书·侯景传》、《隋书·五行志上》。后因以“青丝白马”指作乱的人。亦省作“青丝”。

唐杜甫《青丝》诗:“青丝白马谁家子,粗豪且逐风尘起。”
仇兆鳌注:“此诗讽僕固怀恩也。首以侯景之乱,比其犯顺。”

网络解释:

青丝白马

  • 指作乱的人。
  • 字义分解

    • 拼音qīng
    • 注音ㄑㄧ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EF
    • 五行

    (1)(形)蓝色或绿色:~天|~苔。

    (2)(形)黑色。

    (3)(名)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

    (4)(形)比喻年轻:~年。

    (5)姓。

    • 拼音
    • 注音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XXGF
    • 五行

    (1)(名)蚕丝。

    (2)(名)像丝的物品。

    (3)(名)万分之一。

    • 拼音bái
    • 注音ㄅㄞ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RRR
    • 五行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 拼音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CNNG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