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候
拼音:fēng hòu
注音:ㄈㄥ ㄏㄡˋ

烽候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烽堠'。
烽火台。
指战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烽堠”。

⒉ 烽火台。

《东观汉记·郭伋传》:“伋知卢芳夙贼,难卒以力制,常严烽候,明购赏,以结寇心。”
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邮亭一萧索,烽候各崎嶇。”
《明史·刘荣传》:“请於金线岛西北望海堝筑城堡,设烽堠,严兵以待。”

⒊ 指战火。

清高其倬《和许子逊中秋风雨后看月原韵》:“三吴烽堠静,弦管自年年。”

国语词典:

烽火台。用来侦察敌人的地方。

如:「前方烽候传来备战的讯息,军队马上进入紧急状态。」

网络解释:

烽候

  • 烽候(fēng hòu),亦作“ 烽堠 ”,出自《东观汉记·郭伋传》。有两个意思:1、烽火台;2、指战火。
  • 字义分解

    • 拼音fēng
    • 注音ㄈ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OTDH
    • 五行

    (名)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有敌人来侵犯的时候;守卫的人就点火相告。

    • 拼音hòu
    • 注音ㄏㄡ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WHND
    • 五行

    (1)(动)等待:~车室|你稍~一会儿;他马上就来。

    (2)(动)问候;问好:致~|敬~起居。

    (3)(名)时节:时~|气~|~鸟。

    (4)(名)我国古代把五天叫做一候;现在气象学上仍沿用:~温。

    (5)(名)(~儿)情况: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