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限
拼音:jiǎ xiàn
注音:ㄐ一ㄚˇ ㄒ一ㄢˋ

假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宽限;期限。

引证解释:

⒈ 宽限;期限。

元关汉卿《四春园》第二折:“你则去那棋盘街井底巷寻那杀人贼去,与你三日假限,拿将来有赏,拿不将来必然见罪!”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刘彦芳云﹞与小人几日假限?﹝庞衙内云﹞与你三日假限。”

⒉ 休假的期限,指假期。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我今元帅根前,告了假限回家,探望母亲去。”

网络解释:

假限

  • 假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ǎ xiàn,是指宽限;期限。
  •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jià
    • 注音ㄐㄧㄚˇ,ㄐㄧㄚ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NHC
    • 五行

    jiǎ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

    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jià

    1.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

    • 拼音xiàn
    • 注音ㄒㄧㄢ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BVEY
    • 五行

    (1)(名)指定的范围;限度:界~|期~|权~|年底为~。

    (2)(动)指定范围;不许超过:~期完工|人数不~。

    (3)(名)〈书〉门槛: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