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庐
拼音:zhōu lú
注音:ㄓㄡ ㄌㄨˊ

周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皇宫周围所设警卫庐舍。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皇宫周围所设警卫庐舍。

《史记·秦始皇本纪》:“衞令曰:‘周庐设卒甚谨,安得贼敢入宫?’”
裴駰集解引三国吴薛综曰:“士傅宫外,内为庐舍,昼则巡行非常,夜则警备不虞。”
唐杨炯《<崇文馆宴集诗>序》:“周庐綺合,廨署星分。”
元王逢《后无题》诗之三:“远惭行在周庐士,横草无功日晏眠。”
清宋之绳《随跸杂记》诗:“殿门严鼓发,万灶撤周庐。”

网络解释:

周庐

  • 周庐,读音zhōu lú ,汉语词语,指古代皇宫周围所设警卫庐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u
    • 注音ㄓㄡ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MFKD
    • 五行

    (1)(名)圈子:绕场一~。

    (2)(名)周围:四~|圆~。

    (3)(动)绕一圈:~而复始。

    (4)(形)普遍;全:~身|~知。

    (5)(形)完备;周到:~密|~详。

    (6)(名)星期:~报|~刊|~末。

    (7)(名)即周波;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叫一个周波。

    (8)(动)接济:~济。

    (9)(名)朝代;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姬发所建。参见“西周”;“东周”。

    (10)(名)北周。

    (11)(名)后周。

    (12)(名)姓。

    • 拼音
    • 注音ㄌ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YNE
    • 五行

    (1)(名)简陋的房屋:茅~|~舍。

    (2)指庐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安徽合肥)。

    (3)(L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