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骢
拼音: | qīng hǎi cōng |
注音: | ㄑ一ㄥ ㄏㄞˇ ㄘㄨㄥ |
青海骢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后因以泛指骏马。
引证解释:
⒈ 《北史·吐谷浑传》载:“青海周回千餘里,海内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牝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
引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驄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也。”
后因以泛指骏马。 《花月痕》第八回:“那庙门外柳阴拴一匹马,係青海驄,不是大营,哪里有此好马?”
网络解释:
青海骢
字义分解
- 拼音qīng
- 注音ㄑㄧㄥ
- 笔划8
- 繁体青
- 五笔GEF
- 五行金
(1)(形)蓝色或绿色:~天|~苔。
(2)(形)黑色。
(3)(名)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
(4)(形)比喻年轻:~年。
(5)姓。
- 拼音hǎi
- 注音ㄏㄞˇ
- 笔划10
- 繁体海
- 五笔ITXU
- 五行水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火~。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碗。~量。
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枣。
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啦!
6.漫无目标地:~骂。她丢了支笔,~找。
7.毫无节制地:~吃~喝。
8.姓。
与青海骢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