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馆
拼音:gōng guǎn
注音:ㄍㄨㄥ ㄍㄨㄢˇ
词性: 名词

公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公馆gōng guǎn

1.  诸侯的宫室。

大夫次于公馆以终丧。——《礼·杂记上》《注》:“公馆,君之舍也。”
residence of a rich or important person;

2.  古时公家所建造的馆舍。

《礼》曰:公馆复,私馆不复。——《礼·曾子问》《疏》:“谓公家所造之馆。”

3.  大官或富家的住所。

以孝昌三年十月廿日薨于长安之公馆。——《北魏·元暐墓志》
张公馆。

引证解释:

⒈ 诸侯的宫室或离宫别馆。

《礼记·杂记上》:“大夫次於公馆以终丧。”
郑玄注:“公馆,公宫之舍也。”
孔颖达疏:“公馆,君之舍也。”
《礼记·杂记上》:“公馆者,公宫与公所为也。”
郑玄注:“公所为,君所作离宫别馆也。”
《孔子家语·贤君》:“齐景公来适鲁,舍於公馆。”

⒉ 泛指仕宦寓所或公家所造的馆舍。

《礼记·曾子问》:“《礼》曰:公馆復,私馆不復。”
郑玄注:“公馆,若今县官宫也。”
孔颖达疏:“公馆谓公家所造之馆,与公所为者与及也,谓公之所使为命停舍之处。”
《北史·黎景熙传》:“自魏及周,公馆不立,臣虽愚瞽,犹知其非。”
唐高适《睢阳酬别畅大判官》诗:“清昼下公馆,尺书忽相邀。留欢惜别离,毕景驻行鑣。”

⒊ 指官僚富人的住宅。

《老残游记》第三回:“只见那公馆门口站了一个瘦长脸的人。”
沙汀《丁跛公》:“但那坐在公馆门口的奶母告诉他说,团总已经上衙门搓早麻将去了。”

国语词典:

古代公家所造的馆舍。

网络解释:

公馆 (住所餐馆)

  • 公馆(Mansion)最常用指的是诸侯的离宫别馆或宫室,古时公家所建造的馆舍,也指大官或富家的住所。现在意指住所餐馆,如上海的思南公馆。
  • 上海现在仍有五大公馆并存:白公馆,孔公馆,汤公馆,杜公馆,黄公馆。如今变成闻名遐迩的景点。
  • 公馆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教务长的患病在他的公馆和毗邻的藏书室以外的一些地方,引起了不少思想上的骚动。
    • 2、蒋介石用舌头抵假齿抵了很久都抵不到位,装做摸下巴,用手帮着安正了,道“我听洁如说,在杨家山公馆的几天,曾有两个陌生女人去到她室内,这又是怎么回事?”。
    • 3、第二天晚上,杜公馆赌局大开,杜月笙和张啸林正在牌桌上呼卢喝雉,忽然电话铃声骤响。
    • 4、到了清末,岳公馆被其子孙卖与川汉铁路总公司,于是这里成为辛亥年间四川保路运动的中心。
    • 5、而对于远洋万和公馆项目来说,该项目的地理位置也备一定的稀缺性,因此目前其售价也随大势回升。
    • 6、响亮的铃声叮叮当当传遍了阴森的大公馆

    字义分解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CU
    • 五行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 拼音guǎn
    • 注音ㄍㄨㄢ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NPN
    • 五行

    (1)(名)招待宾客居住的房屋:宾~|旅~。

    (2)(名)一个国家在另一国家办理外交的人员常驻的处所:使~|大使~|领事~。

    (3)(名)(~儿)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理发~|照相~|饭~儿。

    (4)(名)储藏、陈列文物或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博物~|天文~|文化~|图书~|展览~。

    (5)(名)旧时指塾师教书的地方:从~(在私塾或别人家里教书)|他教过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