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
拼音: | wǔ shí |
注音: | ㄨˇ ㄕˊ |
词性: | 名词 |
午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午时
(1) 指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为旧式计时法
英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计时法将一天一夜分为十二时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为午时。亦泛指中午前后。
引唐白居易《昼寝》诗:“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这一个可着了我一药箭,只要到午时,他这条命,可就交代了。”
⒉ 半夜。
引宋王禹偁《中秋月》诗:“何处见清辉,登楼正午时。”
国语词典:
旧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的时段为午时。后指中午十二时左右。
网络解释:
午时 (时辰)
- 1、龙潭蛇谷的晌午时分,太阳早已高高的悬挂在天空中了,其照耀下的阳光,和煦并不毒辣,落在身上暖洋洋的。
- 2、午时以后,法孙策见孙策大军倦怠,锐气已堕,多人下马坐息,乃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 3、中午时分,哈珀携夫人劳琳出现在八达岭长城北门锁钥平台。
- 4、临近端午,现时大街小巷已不见“午时茶”,知者更是寥寥。
- 5、接近中午时分,灵隐寺已经遥遥在望,墨源不禁想起了去年来到此地时的情景……
- 6、黎明时怀着飞扬的心醒来,致谢爱的又一天,正午时沉醉于爱的狂喜中休憩,黄昏时带着感恩归家,然后在内心为所爱的祈祷中入眠,让赞美的歌谣停留在唇间。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