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削
拼音:shān xuē
注音:ㄕㄢ ㄒㄩㄝ

删削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删削shānxuē

(1) 删去不必要的文字

reduce

引证解释:

⒈ 犹删除。常指文字。

晋葛洪《抱朴子·省烦》:“今若破合杂俗,次比种稷,删削不急……将来达者观之,当美於今之视周矣。”
《宋史·刑法志一》:“自檜(秦檜 )专政,率用都堂批状、指挥行事,杂入吏部续降条册之中,修书者有所畏忌,不敢删削。”
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下》:“太白《怀素草书歌》诚为伪作,而校者不能删削,以无左验故。”
鲁迅《华盖集续编·再来一次》:“去年编定《热风》时,还有绅士们所谓‘存心忠厚’之意,很删削了好几篇。”

网络解释:

删削

  • 删削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删去不必要的文字。
  • 删削的近反义词

    • 1、这篇文章巨鳌戴山较多,要再删削一下才。
    • 2、“在过去,有一些文人,悔其少作,竭力掩盖自己幼年挂屁股帘的形象,尽量删削年轻时的文章,使自己成为一个一生一贯正确,思想感情总是前后一致的人。
    • 3、善于删削的人,文章中一些多余的字虽然去掉了,但意思仍保留下来;善于铺陈的人,文章中所用的辞藻各不相同,而意思愈来愈明显。
    • 4、删削和添加那个剧团的成套备演剧目,虽然没有创作整部剧久却也使之焕然一新。
    • 5、利用粒子数守恒和“两点模型”,计算了在有摩擦的情况下,删削层中等离子体的密度分布、度分布和杂质辐射的功率损失。
    • 6、修改在整体上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在修辞定义、修辞格的删削和增添方面比较成功。

    字义分解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MMGJ
    • 五行

    (动)去掉(文辞中的某些字句):~除|~繁就简。

    • 拼音xiāo,xuē
    • 注音ㄒㄧㄠ,ㄒㄩㄝ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EJH
    • 五行

    xiāo

    1. 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削苹果皮。削铅笔。

    2. 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削球。

    xuē

    1. 义同削(xiāo),用于一些复合词:削铁如泥。削足适履。

    2. 减少;减弱:削减。削弱。

    3. 除去:削职为民 。

    4. 搜刮;掠取: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