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盟
拼音:zhèng méng
注音:ㄓㄥˋ ㄇㄥˊ

证盟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将死者姓名写在纸上并焚烧以告上天的一种迷信仪式。 2.犹盟誓。 3.证人。 4.佛教语。谓佛教徒传法。

引证解释:

⒈ 将死者姓名写在纸上并焚烧以告上天的一种迷信仪式。

《水浒传》第四五回:“少间,证盟已了,请众和尚就里面吃斋。”
《水浒传》第一一四回:“宋江在当中证盟,朝着涌金门下哭奠。”

⒉ 犹盟誓。

明李贽《又答石阳太守书》:“我二人老矣,彼此同心,务共证盟千万古事业,勿徒为泛泛会聚也!”

⒊ 证人。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料那生不能成就,我也不伏气与他了。宾客里面有愿聘的,便赴今夕佳期;有众亲在此作证盟,都可做大媒。”

⒋ 佛教语。谓佛教徒传法。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自跋草书答十二问》:“是以释子传法,名曰证盟。法必心悟,非有可传。不得真证,难坚信受。”

网络解释:

证盟

  • 证盟,汉语词汇。
  • 拼音:zhèng méng,
  • 注音: ㄓㄥˋ ㄇㄥˊ,
  • 出自《水浒传》。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èng
    • 注音ㄓㄥ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GHG
    • 五行

    (1)(名)证明:~人|~词|~婚|~券|~书。

    (2)(名)证据;证件

    • 拼音méng
    • 注音ㄇㄥ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JELF
    • 五行

    (1)(名)旧时指宣誓缔约;现在指团体和团体、阶级和阶级或国和国的联合。

    (2)(名)指结拜的(弟兄)。

    (3)(名)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域;包括若干旗、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