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形
拼音:zào xíng
注音:ㄗㄠˋ ㄒ一ㄥˊ

造形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创造物体形象。创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见'造刑'。

引证解释:

⒈ 创造物体形象。

《庄子·徐无鬼》:“形固造形,成固有伐。”
王先谦集解:“无形之形可以造众形。”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殫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
南朝梁锺嵘《诗品·总论》:“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

⒉ 创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

王朝闻《杰出的画家齐白石》:“这些似乎是信手拈来一挥而就的写意的小品,不但在物象的造形上,而且在结构上……也都不是可以草草从事的笔墨游戏。”

⒊ 见“造刑”。

国语词典:

物体所表现的轮廓与外形。

如:「造形设计」。

词语翻译

德语
formen (V)​

网络解释:

造形

  • 造型艺术术语。狭义即指造型艺术;广义指以艺术表现为目的、并具有一定美术要素的实用物之形态。
  • 字义分解

    • 拼音zào
    • 注音ㄗㄠ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FKP

    (1)(动)做;制作:创~|建~|~纸。

    (2)(动)假编;捏造:~谣。

    (3)(名)指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两~|甲~。

    (4)(量)〈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早~|一年三~。

    (5)(动)前往;到:~访|登峰~极。

    (6)(动)成就:~诣|深~。

    (7)(动)培养:可~之才。

    • 拼音xíng
    • 注音ㄒㄧㄥ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AET
    • 五行

    (1)(名)形状:方~|图~|地~。

    (2)(名)形体;实体:有~|~影不离。

    (3)(动)显露;表现:喜~于色|~诸笔墨。

    (4)(动)对照:相~见绌|相~之下。